来了,第32个全国土地日!

  • 时间:2022-06-24 17:59
  • 浏览次数:
  • 来源:平凉市自然资源局
  • 字体: [ ] [ ] [ ]
  • 分享:

       今年6月25日是第32个全国土地日,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十四五”期间沿用此主题)。全国土地日是宣传我国土地资源国情国策,引导社会关注土地资源保护利用、牢固树立耕地保护意识的重要宣传平台。


土地日的由来 

1991年5月24日,国务院第83次常务会议经讨论决定,为了深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坚定不移地实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确定每年6月25日,即《土地管理法》颁布纪念日为全国土地日。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为保护土地而设立专门纪念日的国

家。

严守耕地红线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对耕地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对加强耕地保护的决策部署,大力宣传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宣传必须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以及各地做好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的经验做法。

土地制度关乎到其所有者和使用权人的根本利益,决定着土地资源和财富的分配问题。《土地管理法》作为我国土地制度的框架性、纲领性的法律,于2019年最新修正。本轮《土地管理法》的修正充分吸收了近年来土地改革的成功经验,其中对集体土地制度的修改尤其重大。

01

保护永久基本农田

巩固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守住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已经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特别是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原则上不得随意调整和占用。重大建设项目、生态建设等经国务院批准占用或调整永久基本农田的,按照有关要求补划相当数量和质量的永久基本农田。统筹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与各类规划衔接,协同推进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

02

什么是耕地占补平衡

耕地占补平衡是指《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要按照“占多少,补多少”的原则,补充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这项制度是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重要举措。

03

节约集约用地

节约集约用地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一是节约用地,就是各项建设都要尽量节省用地, 千方百计地不占或少占耕地;二是集约用地,每宗建设用地必须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三是通过整合,置换和储备,合理安排土地投放的数量和节奏,改善建设用地结构、布局,挖掘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

保护耕地须严守五条“红线”

耕地,是农业发展的根基,是粮食安全的保证。

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耕地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依法依规做好耕地占补平衡,规范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当前我国土地利用面临的严峻形势



近年来,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由于人为的和自然的因素,土地资源仍在受到严重破坏,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进展加快,乱占滥用耕地的现象又重新回潮,本来已得到控制的耕地锐减势头又开始出现。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MFEfqaPIbCRGBtZBEKEFA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