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七举措持续开展 夯实“三个基本”暨2022年业务能力大提升活动

  • 时间:2022-07-27 18:18
  • 浏览次数:
  • 来源:平凉市自然资源局
  • 字体: [ ] [ ] [ ]
  • 分享:

为学习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聚焦全市“3659”发展思路落地见效,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推动中心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平凉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近日安排部署持续开展夯实“三个基本”奋力担当全市高质量发展新使命暨不动产登记业务能力大提升活动,围绕年度重点工作,以“补短板、创亮点、抓落实、强作风”为主线,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担当意识、履职能力、业务水准,持续推进不动产历史遗留“登记难”问题化解,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努力开创为群众办实事、为企业解困难的工作新局面。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促提升”。 深入推进“党建+不动产登记”工作模式,围绕“满意登记”“智慧登记”“规范登记”“高效登记”“廉洁登记”,创建“平快登”党建服务品牌。以党支部为堡垒,以争创“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市公管办年度“优秀窗口单位”为目标,在窗口设置评价器、意见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制作多样式标志提示、宣传手册,增添便民服务设施设备。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巾帼志愿者服务队”,提供上门办理、绿色通道、预约办理、延时服务、邮寄证书等特色服务,开展周末专场、登记窗口进社区活动。建立身份识别系统,构建“身份证识别、人脸识别、人证比对”三重识别系统,保障群众切身利益。开展“进企业、送政策、解难题、稳主体”活动,通过与房地产开发企业、银行“问诊式服务”,协助解决企业和金融机构疑难问题。

二是把握基础学习“总开关”。实行业务学习月例会制度,以《民法典》《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为重点,以常态化、逢会必学等模式系统开展研讨学习,理顺工作流程,强化业务质量控制,吃准吃透每一项政策的实质内涵和程序要求,按照主讲人授课、参会人员讨论、科室负责人提炼总结、形成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等方法,侧重于解读和适用、案例分析、实务解析,以中心分管副主任及各科室负责人为主,就分管领域及各自科室对应业务开展专题学习辅导。

三是激发齐心协力“动力源”。实行质量分析周例会制度,坚持学习与思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周结合窗口反映的困惑、工作上的难题,召开以窗口人员答疑解惑为主的业务例会,对业务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相关业务问题,并对日常解答的问题收集整理,周例会上逐一通报。

四是用好岗位练兵“催化剂”。实行窗口工作轮岗制,根据不同岗位的特性,分岗位、分类型进行轮岗,确保全体人员懂政策、知流程、会操作,寓练兵于日常工作之中,全面提升中心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原则上以2个月为一个轮岗周期,重点为综合受理岗、抵押岗、首次登记岗、发证岗,对查询岗原则上保持人员相对固定。

五是探索以考促学“激励点”。在第四季度末安排一次业务考试,考试结果与年度评先选优、公益岗人员增资考核挂钩。重点围绕《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暂行办法》《不动产登记操作规范》《民法典》等内容,从不动产相关法律法规、流程操作实务、廉政法规、案例分析等多个方面出题。通过开展业务知识考试,激发窗口工作人员工作之余勤练技能、提升自身水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以考促学、以学提质的目的。

六是强化先锋示范“榜样性”。结合市自然资源局年度先进工作者和公管办半年、全年“优秀窗口”、“服务标兵”评选,全面推行党员“亮牌”上岗,胸前佩戴党员徽章,亮明党员身份,树好良好形象。在资料预审区设置“党员先锋示范岗”,每周派一名党员作为带班干部,配备一名工作人员,负责当周的前台接待工作。通过以身作则模范引领,提升不动产登记队伍的凝聚力,增强干部职工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七是加强以案为鉴“警戒线”。坚持“廉政教育”常态化,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廉政教育活动。组织中心全体干部职工签订“廉政承诺书”和“保密承诺书”。结合省自然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不动产登记信息安全保护工作的通知》,收集整理近年来各地不动产登记信息泄露和职务犯罪典型案件,组织各窗口、各岗位人员集中学习,规范业务办理,强调纪律要求,真正把提升登记质量、加强登记信息安全保护作为工作重点,提高保密意识,提升防范能力,时刻绷紧信息风险和纪律底线这根弦。


(撰稿:孙小忠    审核:李军   责任编辑:孙小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