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平凉自然资源工作盘点五:勇立潮头创新路 踏浪逐梦日争新

  • 时间:2025-01-17 08:33
  • 浏览次数:
  • 来源:平凉市自然资源局
  • 字体: [ ] [ ] [ ]
  • 分享:

为贯彻落实2024年全市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重点工作,我局以增强不动产登记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为主线,以提升不动产登记规范化和便利度为重点,以夯实产权底板、更好发挥作用为着力点,进一步拓展领域、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做到“保护产权更加有力、便民利民更加高效、数治转型更加有为、队伍作风更加过硬”,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推进。制定印发《平凉市2024年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工作要点》,提出24个具体工作任务,明确时间节点,指导全市有序推进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工作。结合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在深入巩固全省化解“登记难”问题成效的基础上,以不动产登记领域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为重点内容,多措并举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制定印发了平凉市《进一步突出重点上下贯通抓好化解历史遗留“登记难”问题工作方案》,指导全市不动产“登记难”问题化解工作。市、县(市、区)均成立了工作专班,从线索摸排、矛盾归类、问题化解到督促办证做到了分层包干、专人负责、全程监管,实现了事有人管、责有人负、难有所解。

全面攻坚克难,化解遗留问题。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各县(市、区)组织相关部门和乡镇按照“全覆盖、无遗漏”的要求,集中开展地毯式、拉网式摸底排查。各登记机构拓宽群众诉求反映渠道,主动公开服务投诉电话,设置线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确定专人负责,收集问题线索。各级自然资源部门建立问题台账,提出化解措施,确定专人负责,持续跟进办理。目前已有13个小区5267套房屋办理了首次登记,具备为群众办理转移登记的条件。结合实际,研究提出了《平凉中心城区国有划拨土地上房屋转让缴纳土地出让金有关问题的办理意见》,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后以市政府办文件印发,作为全市解决划拨土地上各类房屋上市交易补缴土地出让金政策依据,为这一问题的化解提供政策支持。全市共办理省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不动产权证67家,办理市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不动产权证556家,办理农合机构不动产权证211本。

凝聚攻坚合力,全力推进“交房即交证”改革。与住建部门协同联动,认真落实省市关于《推进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改革实施方案》,加大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力度,进一步梳理企业群众办事全流程各环节,按照“应减尽减、能优则优”原则,持续推动“交房即交证”改革工作。针对“交房即交证”项目,实现常态化开展、经常性上门、实质性推动,通过积极主动开展服务,着力解决不动产登记、缴税中产生的各类问题,持续提升企业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合力推动“交房未办证”商品房项目问题化解,实现购房群众转移登记无障碍。全市36个项目22583套房屋实现了“交房即交证”。全面落实省、市关于保交楼、保交房工作安排部署及要求,成立了工作专班,建立问题台账、细化工作措施,严格按照“群众无过错即办证”原则,坚持分类施策,畅通“绿色通道”,实行特事特办,集中攻坚,妥善解决13个“保交楼”及保交房项目办证问题,为群众办理不动产权证558户。

严守政策底线,规范开展各类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全面完成农村房地一体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全市宅基地应登记发证宗数36.03万宗、集体建设用地应登记发证宗数4384宗,登记发证率全部达到100%。推动不动产统一登记与土地承包管理有序衔接,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成果资料移交和登记入库工作,规范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经营权登记。全市共移交数据资料涉及102镇1457个行政村41.9万户,共计颁发41.9万本证书,确定承包地面积为427.89万亩。对全市128个地籍区4994宗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成果进行了市级验收,加强成果应用推广,全市登记成果用于用地报批45件。全市自然资源确权登记项目已完成成果审查核实,待登记入库。

推动“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提高服务质效。依托“甘肃省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服务平台”和“甘快办”APP等,畅通企业、群众办事“网上申报、网上办理、网上办结”渠道,信息查询、预告登记、抵押登记及注销、期转现等多个高频事项全程网办、随时可办。今年全市共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69924件,通过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服务平台办理各类登记33081件,占比47.31%。聚焦“不动产登记+”服务,向金融机构、开发企业、法院、教育等多个领域延伸78多个不动产登记窗口,抵押登记、预告登记、“期转现组合业务”、入学资格审核、司法查控等多项业务实现“全程网办”、不来即办。2024年全市共办理预告登记10630件,不动产司法查控协同网办1844笔,其中线上查控962笔,线下办理1051笔。已与住建、税务、民政等13个部门实现信息互通共享,全面推行电子证照,实现业务全覆盖。优化税费缴纳方式,费用线上支付、推送电子票据。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调取实现档案“电子化”,提高工作效率。

规范窗口设置,优化工作流程。认真落实《甘肃省不动产登记窗口标准化建设指南(试行)》,协调人社部门增加工作人员,充实工作力量。对登记大厅进行升级改造,按自助服务区、资料预审区、业务办理区、休闲等候区四体设置,增加设备设施,并对窗口布局进行了整合归类。进一步深化信息、流程、人员集成,落实“一窗受理、集成办理”,实现不动产登记“一次取号、一套资料、一窗受理、一窗出证”,真正达到“即来即办、即办即结”,转移登记全部实现了5个工作日办结,抵押登记3个工作日办结,涉税登记办理时间5个工作日,企业办理登记业务实现1个工作日办结,全市一窗受理办件量5521件。积极探索创新,实现“带押过户”,有效解决了带抵押登记的存量房交易“耗时长、风险大、成本高”这一难点、痛点问题,全市共办理“带押过户”业务41件。积极探索“跨域通办”模式,与金昌市签订合作协议,两地互设窗口,避免群众来回跑。和宁夏中卫市公积金中心衔接“一网通办”模式,专门解决铁路职工抵押贷款问题。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队伍素养。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均成立了领导小组,切实履行登记队伍作风常态化建设的主体责任,认真谋划、常抓不懈、务求实效。全面梳理预约、受理、审核、登簿、收费、缮证、查询、档案管理等全业务流程的廉洁风险点,聚焦关键环节和重点岗位;制定不动产登记全流程廉政风险防范手册;建立廉洁问题预警机制,紧盯关键岗位,定期进行培训、轮岗交流,及时提醒预警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定期召开专题工作会议,观看警示教育宣传片,敲响廉洁登记警钟,组织签订《安全保密责任书》和《廉洁自律承诺书》,强化人员底线思维和担当意识。严格落实不动产登记“六不准”要求,实行“六不准”零报告制度,每月通过月报系统上报,确保不发生违法“六不准”的情形。公开公示监督受理电话,积极开放“好差评”、投诉热线、行风监督、绩效考核等多种途径,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各界监督,依法依规办理各类不动产登记,严守登记廉洁底线,切实把好登记审核关。

强化党建引领,持续创建品牌效应。按照“绘多彩自然·当服务先锋”党建品牌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结合不动产登记窗口服务工作特点和业务实际,确定了平凉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平快登”“党建+不动产登记”党建品牌,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通过积极创建,使“平快登”品牌创建真正成为实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促进干部作风常态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树立起自然资源部门对外形象。各不动产登记大厅设置1个党员先锋岗、组建一支党员先锋队。先锋岗和先锋队要主动公示公开,开展示范服务,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组建了“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和“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在引导咨询、收件受理、收费发证、上门服务、疫情防控等环节更好地服务群众,便民利企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进一步提升办事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下一步,我们将严格贯彻省、市部署安排,提高思想认识,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时间意识,在落实工作任务上不等不靠、高质高效完成,在解决困难问题上不推不拖、积极主动作为。继续顺应人民群众对不动产登记工作的新期盼、新要求,改进工作作风,激发干事激情,持续推进不动产登记难问题化解,规范做好农村不动产登记,加快不动产登记数据质量提升,积极探索创新不动产业务新模式,持续推进不动产登记队伍作风常态化建设,确保各项工作干出新成效。

撰稿:王   浩  审核:李   军  责编:赵元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