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自然资源局2022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现发布《平凉市自然资源局2022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本报告由总体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申请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被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等部分组成。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22年1月1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止。
一、总体情况
2022年,平凉市自然资源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省、市相关要求,紧紧围绕“3659”发展思路和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守正创新、主动担当,大力推进自然资源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主动公开方面。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总体要求,坚持便民、利民原则,全面落实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制度,对工作职能、机构设置、政策解读、建议提案、行政许可、行政处罚、预算决算、人事信息等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及时公开、及时更新。对其他涉及自然资源重点领域需公开的内容全部通过局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予以公开,努力打造便民利民信息获取渠道。2022年,我局门户网站发布转载国务院要闻75条、工作动态81条、行业热点67条、办事服务31条、专题专栏22条、公告公示215条、机关党建10条、不动产统一登记105条、其他45条,利用“平凉自然资源”微信公众号发布转载各类信息691条。
(二)依申请公开方面。健全依申请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规范依申请政府信息公开事项办理,完善受理、审查、处理、答复等环节的工作程序,及时回应民声民意,人民群众对信息公开的获得感和满足感不断提升。2022年共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3件,从申请人情况来看,自然人申请11件,商业企业申请1件,社会公益组织申请1件;从处理结果来看,予以公开1件,部分公开1件,其他处理1件,因不属于本机关掌握的信息无法提供的10件。
(三)政府信息管理方面。按照《平凉市自然资源局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平凉市自然资源局政务服务运行规则》等系列规章制度,严格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程序,及时分解公开任务,明确公开时限,规范公开内容,切实做到积极主动公开。严格落实政策解读“三同步”制度,在局门户网站开设政策法规和政策解读专栏,及时发布转载自然资源工作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以及权威解读,对群众关注的规划、土地管理、矿产资源管理、不动产登记等各类业务相关政策进行全面宣传,真正让群众少跑腿、看得懂、用得上。
(四)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方面。按照平凉市数字政府建设有关要求,对局门户网站进行升级改造,优化了专题栏目天地图·平凉,载入了成果目录和多时相数据,将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分栏显示,增强了用户交互的便利性。全面梳理政府信息公开事项,在局门户网站按照业务门类拆分显示,大幅提升了政务信息公开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完善优化“不动产登记网上一窗办事平台”专题专栏以及查询、滚动显示、留言互动等功能,及时补充各个专栏的内容,细化功能分类,以更加直观、明了的方式,方便公众获取信息。
(五)政府信息公开监督保障方面。健全信息发布审核机制,按照“谁制定、谁审查,谁公开、谁负责”的原则,层层把关审核,明确审查程序和责任,对需要主动公开的信息,及时填写审核登记表,做好保密审查和公开属性审核,确保公开的信息规范准确。指定专人对局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号进行日常管理维护及信息发布工作,按照“先审批、后发布”的原则,所有信息未经审批一律不准上网发布。坚持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考核体系,采取阶段性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检查抽查力度,指出存在的问题,督促及时整改,提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质效。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2022年,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政府信息公开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二是政府信息公开形式和渠道较为单一;三是政策解读的频次和深度不够。
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明确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目标,靠实责任,细化举措、加大力度,全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一是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内容。持续优化完善主动公开信息目录,编制依申请公开信息目录,加强对公众关注度高的政务信息的梳理,科学界定公开与保密属性,扩大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增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透明度。二是拓宽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充分发挥局门户网站的主渠道作用,根据工作实际,及时升级改版,优化重组栏目结构。不断强化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的宣传作用,强化内容保障,及时发布群众关心关注的重点事项。着力发挥政务服务窗口的作用,做好信息公开查阅服务工作。三是持续加强政策解读工作。深入落实政策解读“三同步”制度,不断丰富解读形式,运用媒体专访、座谈访谈等方式,扩大政策解读的受众面,采用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展现形式进行全面解读,提升政策解读工作实效。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本年度不存在收取信息处理费情况。